漫长的中国女排超级联赛终于落下帷幕,江苏女排在张常宁和龚翔宇的带领下,时隔8年再度夺冠。而上海女排虽拼尽全力,但因实力有限,屈居亚军。辽宁女排在多名外援的助力下,终于展现了强劲的实力,成功双杀三大边攻手均受伤缺阵的天津女排,取得联赛最佳成绩。天津女排的六连冠时代彻底结束,仅获得第四名。在第五到第八名中,北京、山东、福建和深圳分别位列,深圳女排降级,B组第一的河南女排则升入A组。
回顾今年的排超联赛,自改革以来,比赛的时间跨度更长、参赛队伍增多,各支球队的锻炼机会多了,这更全面地考验了球队的整体实力与板凳深度。在这个漫长的赛季中,各队伍起伏不定,最终胜出的球队才是真正的强者。以江苏女排为例,赛季初人手齐整,曾一度高居积分榜首,但随后主力球员接连受伤,面临众多挑战,甚至曾被迫与积分倒数球队深圳女排交锋。当时,很多球迷质疑教练施海荣的战术选择,但随着赛事的推进,大家明白了施教练的长远规划——在关键比赛中让年轻球员锻炼,确保主力在决赛阶段健康复出。
在教练的战术调配下,江苏女排以全主力阵容出战决赛,刁琳宇、龚翔宇、张常宁、倪非凡等主力纷纷回归,战力强劲。相较之下,天津女排的规划显得薄弱,虽然在第一阶段试图用替补阵容,但过于依赖李盈莹,导致她在半决赛和决赛中缺席。即便天津得以晋级,但在关键时刻未能合理分配使用球员,显然造成了不利影响。
与江苏女排和天津女排同样遭遇困境的还有辽宁女排,她们在第一阶段的表现不佳,积分倒数第二,但重回A组后,引入外援后实力显著提升,最终在老将丁霞的带领下逆袭进入四强,夺得季军,令人欣喜。
虽然上海女排有小彩娃时的强势表现,但在关键球员缺席后,实力大幅下滑。上海队的主攻手仲慧也坦言,球队缺乏绝对的进攻核心。在决赛中,上海队的多次关键进攻失败显示了这一点,未能在关键时刻顶住压力。尽管如此,能获得亚军的成绩,也展示了上海女排相对稳定的实力。
总的来看,今回联赛的四强格局与去年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,显示了排超联赛竞争的激烈与魅力。欲了解更多关于女排联赛的精彩信息,请关注尊龙凯时*人生就是博,助您在体育竞技领域获取第一手资料与分析。